找到相关内容4073篇,用时24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早期在华传教主体之研究

    中国生存与发展;传教主体文化身份亲和及其认同,使佛教在古代中国文化深层结构中立足成为可能;传教主体摆脱功利主义影响,是佛教成功传播重要因素;传教主体创制了一套有效精神文本,这种文本在符号表达...问题上极为敏感中士人士警觉,佛教在华传播结果如何将很难预料。不过,就两汉时期中印两国关系而言,亦没有进行大规模国家传教必要;就中印交通条件而言,实现群体性、组织性传教条件亦不充分。因此...

    张晓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95880819.html
  • 《禅宗与心理分析》五位

    。在这一步和第四步不同,是用“到”来替代“至”。事实上,“至”和“到”是同一个动作,意谓“到达”。但依照传统结实“至”还没有完成“到达”动作,行者还在路上,而“到”则表示已经完成了动作。禅者...  《禅宗与心理分析》五位 (铃木大拙)   五、五个步骤(五位)   在此次座谈会早期,我曾接到一些问题,我看过之後,觉得大部份都傍失了禅所围绕着移动中心或轴。这使我决定今天对禅生活和...

    铃木大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14980897.html
  • 《杂阿含经》述评

    别称)、唐朝法藏大师在《华严五教章》一书中将《杂阿含经》判作“小乘教”,致使以后一千二百多年,中国佛教徒很少诵读和研究《杂阿含经》。这种影响,甚至波及日本,在很长时期内也不重视《杂阿含经》。 ...观察和处理问题,自然会得出“一切行无常,一切法无我” [1]理论。在《杂阿含经》中,“无常”、“无我”字眼时常出现。“一切行无常”是指宇宙一切现象都没有经常存在。“一切行”是指一切事物或一切...

    吴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171581348.html
  • 刘述先:论宗教超越与内在

    两种表现。   这就是原初宗教对于生命冲突以及整体太和体验,这样体验竟可以扩大来了解整个动物世界与自然界结构。不错,老虎的确杀羊,但怎样来理解这样事象?这却可以容许有完全不同方式。...创造万物发生关连呢?盖人得其秀而最灵,上帝又在人中挑选出先知,通过启示(revelation)让上帝旨意下达于人间,以贯彻祂意志。但西方也有与这一路思想大异其趣泛神论思想。举例说,新柏拉图派...

    刘述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24681607.html
  • 刘述先:在举世视域下宗教对话

    烦恼障、所知障源头。佛家表现到,生、老、病、死是苦,统统无常,都不外是因缘聚集效果,缘合而生,缘散而灭,故交无我、法无我,却又不沦于断见,凡统统宛然而有,并非绝对虚无。由于人、法都无自性,不再执著...另一方面也排拒“虚无主义”(Nihilism),凡宛然而有,故不落常见、断见双方,而倡“中道第一义谛”弘扬“真、俗双融”之旨。   就释教之破常见而言,似与一神教信仰抵牾而不相容。但并不一定云云...

    刘述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24781609.html
  • 高原雄鹰一慈成加参上师弘法利生侧记

    、CD、磁带等大力宣传佛教育,使广大人们能接触到佛法,学习了解佛教,信仰皈依佛教。并加强佛教团体交流。   3、建立严格戒律监督和忏悔制度。宣传教育戒律,并严格监督和对破戒者实行忏悔,保证...它更靠近上师心,成办怙主三大愿   对这魔幻世间不再贪恋,无论天上成人   五浊兴盛刹土是您关注点,原这永远是您游戏事业起点,   愿它头也不回地跟随永无疲厌!   愿父母心皆...

    金连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25181617.html
  • 荆溪湛然理具思想之探讨

    宗趣,法藏认为因果缘起无自性,故为理实法界;理实法界是无自性,故为因果缘起,显示理实法界与因果缘起互动关系,而非将理事二分。   二、理具思想之内涵   ㈠理具思想之依据   除了前面对理具...思想与天台智者、华严、禅宗等彼此关系。再由理具思想之内涵探讨,得知湛然理具思想之主要依据,在于「一念三千」,然而湛然所理解一念三千,与天台智者《摩诃止观》所说「一念三千」显然有差别;湛然基本...

    陈英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335081704.html
  • 孤山智圆理具唯心思想及其对知礼之反批

    彼此对立与争辩。加以彼此双方各有所强调和各有所偏重(如山家强调妄心事法,山外着重真心理法或唯心来立论),此偏重本无可厚非,但在缺   乏对对方如实了解之下,难免引发争论。   就大体而言,...------------------   前言   宋·孤山智圆(976—1022)是山家山外论争时代表山外一位大将,尤其智圆和其师兄梵天庆昭对抗四明知礼所展开一连串论辩。虽然论辩导因来自于...

    陈英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335181707.html
  • 佛教在构建和谐世界中作用

    世间,于世出世间,勿离世上,外求出世间”,认为日常生活就是修行,应不离世间法而悟菩提。慧能以“不离世而出世间”为自由,既是其自山思想逻辑发展,也淡化了佛教神秘和超越宗教色彩,构成了南禅自由...求法,被号称大乘天于印度。如法显,南下求法于斯里兰卡,著《佛国记》,为中斯交往,功勋卓著。他们是中华民族脊梁,更是佛教柱子。在国内,僧人就有云游传统,勤走于江湖,省际交流,频繁不断。现在,世界...

    汪祖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3061281864.html
  • 人间佛教实践与中国公民社会

    主权,以保证或增进团体成员利益或价值。所以,在公民自由结社条件尚未具备前提下,中国公民社会基本要素,就可能在国家与市场“中间团体”中才能找到。因为这种中间团体,能够充分体现目前公民社会...  一、“公民社会”在中国讨论   关于“公民社会”讨论,曾经有共和主义或自由主义等方面公民社会定义,或者是民间社会对抗国家关系架构,甚至是作为政治哲学规范概念、社会学概念工具等等。...

    李向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3073681903.html